OB体育2022年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承压 营收同比下滑21%
2023-03-202023年3月17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2022年度经营数据,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净利润1423.01亿元。
在招商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看来,面对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股债市双跌、疫情影响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证券行业景气度大幅下滑,证券指数全年以-26%跑输大盘。证券行业140家证券公司2022年营收3949.73亿元,同比为-21%,其中第四季度907.31亿元,同比为-8%;净利润1423.01亿元OB体育,同比为-25%,其中第四季度439.78亿元,同比为+24%。
国泰君安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强化背景下,以投行业务为主的企业融资服务已成行业发展新共识。
OB体育
一位券商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在海外衰退预期的背景下,消费、投资需求回暖仍待观察,证券行业的收入受制于金融市场行情,不排除营收利润下滑的风险。仍需警惕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下,证券公司个别业务受到冲击和影响。
刘欣琦预计,市场回调影响下的投资收益率下滑仍是证券行业业绩承压的主因。2022年,受市场回调影响,行业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致使投资业务承压,拖累整体营收。前三季度,全行业投资业务收入同比为47.32%至560.49亿元,贡献了营收下滑总量的81.07%。这其中,中小券商投资业务中场外衍生品等客需型业务占比较少,预计下滑幅度更大,相应地,2023年业绩回暖的确定性更高。
截至2022年末,行业总资产11.06万亿元,净资产2.79万亿元,净资本2.0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1%OB体育、8.52%、4.69%,环比分别增长1.65%、1.09%、-0.95%,资本实力略有增强。
在郑积沙看来,2022年证券行业资本金增厚步伐加快,资产规模稳健增长。2022年券商股权融资频现,信达、首创完成IPO,中信、东方、兴业、长城、财通、国金通过配股定增等再融资658亿元,华泰和中金先后抛出280亿元和270亿元的配股募资计划,券商股权融资规模和家数均处于历史高位。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末,证券公司服务投资者数量达到2.1亿人,较上年末增长7.46%,服务经纪业务客户资金余额1.88万亿元。证券行业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投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投资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郑积沙认为,2022年证券公司机构客户占比持续提升,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2022年证券公司代理客户证券交易额733.25万亿元,其中机构客户逐年提升,占比达32%。证券公司加速推进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型,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保有规模2.75万亿元,受托管理客户资产规模9.76万亿元,着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刘欣琦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强化背景下,以投行业务为主的企业融资服务已成行业发展新共识。2022年,428家企业实现境内上市,融资金额5868.86亿元,同比增长8.15%,其中,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家数及规模分别占比83.41%、76.36%。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仍在持续强化,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证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事实上,证券公司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作用。2022年,证券公司实现直接融资5.92万亿元,包括服务428家企业实现境内上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等重要功能;服务上市公司再融资7844.50亿元、服务357家科技创新企业实现融资4481.58亿元。郑积沙认为,这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在广发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福看来,投行业务作为连接一级、二级业务的枢纽与服务企业客户的核心环节,头部券商优化布局与人员投入、在优质资产获取与定价发行能力上巩固优势壁垒,投行业务集中度持续提升。投行业务表现优秀的头部券商如中信、中金、建投、华泰、海通等具备资源及业务优势,2022年中信、中金、建投IPO承销金额市占率分别为15.8%、10.04%、9.7%,投行净收入市占率分别为12.1%、9.4%、9.9%,投行项目IPO承销金额和投行业务净收入的市占率呈现上升趋势。
陈福认为,从2022年再融资行业规模上看,国家战略产业明显具有更强的再融资需求,全面注册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望进一步提振优质企业的再融资需求,投行将迎来增量业务。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下,投行业务作为企业客户的入口,与其他业务联动增强,综合服务能力水平高的券商脱颖而出。投行业务全周期服务需求的满足是由券商部门全方位参与完成,资本中介发展依赖券商资本运作能力,大资管要求更优质的投研体系。
刘欣琦认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深化,更高的发行审核效率、更为包容的上市条件及再融资政策等将推动券商更好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能够发挥专业优势,聚焦科技创新、深耕产业发展、挖掘优质企业并合理定价的券商投行将更为受益。券商以投行业务为主的企业融资服务仍将是未来迎来政策利好最多的业务板块,全面注册制的进一步深化将使得监管对投行业务的专业性要求不断增强。
在陈福看来,经纪和投行业务是获客入口,随着传统经纪业务获客逐渐长尾化,通过投行业务获得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的重要性不断彰显,成为券商增长新引擎投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