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字重磅解读!多OB体育位资深投资人士把脉2023年投资方向

2023-03-12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振市场信心。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成绩时称“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并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对宏观经济运行释放积极信号,扩大内需成为重中之重,还重点提及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等内容。

  针对全国两会释放的政策利好,记者采访了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泓德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秦毅,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二部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曾豪,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陶灿,中融基金权益研究总监、研究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寇文红等多位资深投资人士,共同把脉全国两会政策利好如何影响2023年投资主脉络。

  这些资深人士表示,全国两会强调了我国全年工作重点,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股市走势有重要指导作用。今年两会更加关注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将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投资继续发力。预计2023年宏观环境向“国内增长发力+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演绎的概率较大,宏观环境整体利好A股市场,他们对2023年股市运行较为乐观。

  具体投资方向看,在宏观经济快速修复过程中,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复苏是重要动力,中国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增速均有望提高,预计内需为主导的股票容易产生估值修复行情;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绝对增速水平较高的科技成长股将逐步占优。另外,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修复的低估值优质国企上市公司、成长与安全主题、稳增长顺周期链条等主题和方向,也被多家公募机构看好。

  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对于全年的投资布局,我们重点关注两会在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向。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秦毅:GDP增速目标主要考量是为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预留政策空间,同时也希望继续向社会传递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邓海清:今年两会更加关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注重发挥消费复苏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将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投资继续发力。

  博时基金曾豪:2023年宏观场景向“国内增长发力+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演绎的概率大,今年宏观环境整体利好A股市场。

  建信基金陶灿:我们将重点关注国企改革预期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修复的低估值优质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数字经济带动经济效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投资机会。

  中融基金寇文红:我们对2023年股市运行抱着相对乐观的态度。预计在2023年,在国际流动性,中国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增速均有望提高。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A股进入“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您如何看待今年两会的政策?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有哪些是您在投资中较为关注的?

  袁建军: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稳增长层面继续释放积极信号,在海外经济走弱的背景下仍制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充分体现新一届政府提振经济增长的决心。同时,在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之外,报告还在支持创新和改革等产业政策释放较多积极信号。

  从投资角度可以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报告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策支持有望促进国内大市场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将为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提供增长机会。

  秦毅:首先,报告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处于目前市场一致预期的下限水平,我们认为,设定这一增速目标的主要考量是为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预留政策空间,同时也希望继续向社会传递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在没有极端黑天鹅事件冲击的情况下,今年大概率会超额完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发力方向在于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自身的稳定发展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着力点在于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在于,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而投资领域强调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邓海清:今年两会坚持不搞“强刺激”,更加关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注重发挥消费复苏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将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投资继续发力。

  今年GDP增速目标定为5%左右,显著高于2022年GDP实际增速,表明了政府对今年经济复苏的信心;面对就业压力较大的现实情况,提出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提振民营资本和企业家的积极性。

  曾豪:本次两会政策指引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一致,进一步强调了稳增长的决心。首先,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增长目标定在5%,符合市场对今年GDP增长5%~5.5%的主流预测。其次,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以及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释放了消费、地产、绿色等领域的积极信号。主要的关注点包括绿色、安全、地产和扩内需等,有望为市场相关板块提供更明确指引。

  陶灿:我们认为两会的政策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城镇新增就业从“1100万人以上”上升至“1200万人以上”的目标对应经济增速或将有机会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我们将重点关注国企改革预期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修复的低估值优质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数字经济带动经济效益、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投资机会。

  寇文红:两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虽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是有望实现的。这其实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稳中求进的工作态度,表明中央决心通过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促使经济稳定健康增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解决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创造条件。我们在投资中比较关注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定调和力度,以及产业政策的扶持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从今年两会释放的政策看,今年股市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如何?

  秦毅:在去年底,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伊始,国内宏观经济和市场估值分位数均处于相对低位,投资者虽然对于2023年国内经济恢复程度存在分歧,但是普遍确信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2022年。

  OB体育

  扩内需依然是今年经济的主要抓手。产业政策方面来看,鼓励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调“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预计营商环境和企业信心均会得到提升。从目前整体经济和市场环境来看,当下A股市场的基本面向好,行情向上的趋势并未结束。

  曾豪:2023年宏观场景向“国内增长发力+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演绎的概率大,今年宏观环境整体利好A股市场。

  首先,海外方面,2022年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目前市场预期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将于今年6月结束,2023年末甚至不排除降息的可能,美债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压力今年会小很多。其次,国内方面,A股盈利周期重新拐头向上的空间较大。驱动力上,PPI与出口增速均转负后,国内稳增长进入发力驱动A股底部企稳。

  袁建军:从两会制定的经济目标和释放的稳增长积极信号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复苏,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或将成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公司层面,企业盈利在去年相对低基数的基础之上有望改善,分子端改善对于股票市场向上修复具有积极影响。在政策层面,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并非大水漫灌,市场可能会相对理性地反映上市公司价值,指数也不太会出现非理性上涨。

  邓海清: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疫后繁荣周期,A股也大概率迎来牛市。我们认为2023年A股由“质”、“量”共同驱动:一方面,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升是比较确定的,GDP增速上升和企业盈利回升带来周期股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国博弈,科技定乾坤,中国持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科技股机会显现。

  OB体育

  寇文红:我们对2023年股市运行抱着相对乐观的态度。预计在2023年,在国际流动性,中国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增速均有望提高。预计在房地产行业和疫情方面的不确定性及利率方面有望降低,这些都有助于提升股市投资者风险偏好。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两会对A股市场的走势影响如何?两会政策对您全年投资布局有何影响?

  邓海清: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对股市的走势有重要影响,也指出了全年的投资方向。

  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因此周期股迎来反弹的机会。另一方面,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科技股和数字经济主题迎来新机遇。

  曾豪:历史上两会前后存在相对明显的季节效应,两会前一个月市场往往会在各类两会主题的博弈中表现出色。两会后对于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措施的确认对于投资者预期会有影响,这可能会带来市场的波动。

  相比短期的市场博弈,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会政策中对于扩内需、绿色发展、安全主题、科技创新、以及金融监管方面的具体措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主线。

  袁建军:两会的政策信号对于A股而言整体比较正面。相信随着两会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实,市场表现有望逐步改善。对于全年的投资布局,我们重点关注两会在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方向,未来也将结合行业基本面变化进行积极研究和布局。

  秦毅: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主基调延续了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提出了今年的具体工作目标和政策指向,以实现今年经济整体好转。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反弹,市场的底部区域已然探明,虽然上涨不会一蹴而就,面对长期经济修复预期较强而短期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偏弱的现实,难免会有波折,但我们有理由对2023年的国内权益市场更加乐观一些,也许每一次回撤都将是我们入场的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的经济工作围绕多个方面重点展开。其中,扩大内需作为重中之重,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这对今年的消费板块投资有何指导意义?您对消费领域哪些细分板块较为看好?

  陶灿:扩大内需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思路相一致,尤其在今年出口方面的压力背景下,促消费、扩投资将是经济发展重要抓手,这有望带来新一轮的消费股投资机会。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角度来看,地产链消费整体库存较低,我们比较看好家电、家居、家具等消费领域的细分板块。

  秦毅:过去三年,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存钱避险倾向上升的情况今年在政策大力扩大消费的大环境下会有所改善。2023年年初以来国内消费相较去年恢复明显,向上修复的大方向是确定的,但依然低于疫情前正常水平。其背后原因或许来自疫情三年的疤痕效应,虽然消费场景打开,但是消费复苏并非一蹴而就,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关键是收入和就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将逐步企稳,预计后续有更多促就业政策推出。消费领域建议关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贸零售、地产链下游家具家电等板块。

  袁建军:过去几年居民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两会的积极政策支持对居民消费信心恢复和消费潜力释放非常有必要。未来消费板块的投资可以关注几个方面:

  一是居民的消费升级。收入预期改善后,居民更加追求个性化、精细化和高品质消费的趋势有望延续。二是消费类服务业的恢复。疫情制约消除后,前期受损的消费类服务业修复弹性空间相对较大。三是关注部分存在供需错配的细分领域。过去三年部分行业资本开支下降、玩家退出,需求改善可能加速向盈利传导。

  邓海清:今年消费将迎来疫后复苏和繁荣,带动消费行业公司盈利回升,因此消费周期类股票涌现投资的机会。我个人比较看好消费领域的旅游出行产业链,如航司、机场、免税店等。

  曾豪:过去两年消费受到很多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场景都受到制约。伴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和促消费的措施出台,2023年可能会看到消费场景的修复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同时今年以来,居民储蓄率不断攀升,消费力潜力空间较大。2023年,伴随经济复工复产的加大和日常生活场景的修复,可能会看到消费链条的大幅改善投资新闻,值得期待。

  大消费领域中,我相对看好受益于防疫优化和收入预期好转的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等方向。

  寇文红:我们预计随着2023年经济好转,消费板块(食品饮料、餐饮服务、旅游酒店、休闲服务、商业贸易、医美等)的业绩有望迎来好转。相关板块的股价从2022年10月已经开始上涨。

  我们预计,商务活动消费恢复得比居民消费要快,年轻人的消费恢复得比一般居民消费要快。因此我们对食品饮料、旅游酒店、休闲服务等板块比较看好。

  中国基金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及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等内容,您如何看待这些方面的投资机会?

  曾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是供给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自立自强的电子、计算机、国家安全方向的军工将成为新一批增长引擎。

  同时,证监会易主席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提高国有资产投资回报的同时,有望迎来上市公司价值重估,改变过往央国企估值折价的现状。

  秦毅: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和“卡脖子”领域会有更多投资机会。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报告强调要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袁建军:我们将积极关注政府报告中提及的产业政策和改革的支持方向,深入研究并持续跟踪政策对行业带来的潜在积极影响。例如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长期以来大型央国企存在估值偏低的问题,随着今年国资委考核指标逐步从“两利四率”向“一利五率”促进,结合近期证监会提出的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部分现金流充裕的央国企具备进一步提升分红的潜力,可能带来价值重估的机遇。此外,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方面,今年以来国务院和各部门也发布多个顶层设计文件,未来产业空间巨大且有望加速发展OB体育。

  邓海清: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贯穿全局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就包括了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中央、国务院也已经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未来数字经济将是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数字经济还是2023年地方政府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各地政府2023年都明确了数字经济的目标任务,提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寇文红:我们预计,数字经济建设衍生出来的TMT行业的投资机会,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央国企价值重估,是2023年的两条非常重要的投资主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两会政策看,您认为还有哪些产业或迎来政策红利?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主线和主脉络?投资的逻辑是怎样的?

  袁建军:结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关注几条主线:一是扩大内需。报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也将保障基本民生作为工作重点,泛消费行业有望实现高于经济整体的增长OB体育,重点关注消费扩大和消费升级的机遇。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报告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围绕制造业升级和“卡脖子”领域突破的重点行业值得关注。三是数字经济。报告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结合近期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字经济领域有望加速发展。

  秦毅:对于市场节奏来看,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快速修复过程中,内需为主导的价值类、周期类股票容易产生估值修复行情;随着下半年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绝对增速水平较高的成长股将占优。内需方面建议关注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居和前期调整充分的医药、食品饮料;成长建议关注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和科创50为代表的硬科技板块。

  邓海清:我们认为,2023年A股将迎来量和质的共同驱动的积极走势,周期行业和科技创新领域都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同时,我们认为,2023年A股民用大飞机赛道将有较好表现。大国博弈,科技定乾坤。民用大飞机集成了几百万个零部件,非常考验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水平和集成制造能力。在大型集成领域,有高度壁垒、有高度定价权的大飞机赛道,可以说是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制造的“皇冠上的明珠”。以C919为代表的中国的民用大飞机足以改变世界的格局,从过去的波音空客两分天下,到最后会变成波音空客和中国商飞三分天下的大趋势,而以C919为代表的中国的民用大飞机产业链也大概率将是会产生大牛股、明星股票的领域。

  陶灿:我们认为国企改革背景下,低估值优质国企有望迎来政策红利。两会报告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3月3日国资委启动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催化相关板块热度。在债务下行去杠杆大周期下,总量经济政策或相对收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相对更加强烈,掌握社会更多资源的国有企业在此背景下亦承担换挡提速、提升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的重担,在此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修复的投资主线。

  寇文红:我们预计,2023年养老产业、辅助生殖、新能源子行业中的钙钛矿电池和固态锂电池、计算机行业中的信创、大语言模型等有可能迎来政策利好。

  曾豪:今年稳增长和扩内需有望持续迎来政策催化,个人投资主线将围绕成长与安全主题、消费修复和稳增长顺周期链条等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高质量发展与安全主题下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子、计算机、军工等成长制造方向。第二,受益于防疫优化和收入预期好转的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等大消费方向。第三,受益于稳增长的机械、建材、建筑、化工等顺周期方向。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开启新一轮朱格拉周期,设备更新有望加速,这将带动顺周期方向的需求回升。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8-2024 OB体育·(中国)最新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冀ICP备13022369号